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清扫盲贴 知识普及二

3133 4
发表于 2010-5-11 11:13: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来吧兄弟,一起玩一起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felix2005 于 2010-5-11 11:15 编辑

关于 播放器 ,解码包 ,媒体管理器 ,媒体转换器 之间的一些联系与区别:

播放器:通常我们用来播放特定格式的媒体的工具,应该不难理解,比如 WMP,RealPlayer,QuickTime Player,MPC,KMP等等等。再说得详细点就是两步,第一步就是分离,把封装里面的视频,音频,也许还有字幕等等分离开,第二部就是解码,对不同格式的编码方式分别应用不同的解码器,最后输出,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


解码包:国内流行的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即属于此类。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解码包不具备任何播放能力,他只是让别的 播放器 或 系统具有播放某些媒体文件的能力。不过是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为了大家使用方便,而附带了几款播放器。

媒体管理器:或者称为媒体库,有点类似与 WINDOWS MEDIA CENTER的功能,为了方便统一管理计算机内的所有媒体文件,并且易于使用遥控器来控制“浏览”,“打开”,“关闭”,“前进”,“后退”等等一些功能,以取代鼠标。还有一个功能是用媒体管理器易于理解,对于一个不懂计算机来说的人,用遥控器比用鼠标还是容易太多,毕竟 HTPC 又越来越普及之势。

媒体转换器:他做的工作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重编码,一是封装。对于刚接触他们的人来说可能容易混淆。关于封装可以参考2楼。举例来说(可能例子不太恰当),把一布袋面粉,变成一纸盒蛋糕的工作就是媒体转换器的工作。布袋和纸盒就是封装,面粉和蛋糕就是编码方式。本人觉得用“格式”这个词来称呼现今的一些多媒体文件并不贴切:比如我们说 WMP 支持 avi 格式,但是确切的说只是 WMP 支持 avi格式的分离而已,至于这个文件打包的一些编码方式,WMP 并不支持,比如说DivX,所以经常我们回发现播放一个avi的时候只有声音,没有图像或只有图像没有声音的情况。


关于 硬解码 与 软解码:

      由于高清视频的分辨率远远高于一般格式视频,使得高清视频的码率非常高。再加上VC-1和H.264编码的压缩率很高,解码运算的运算量很大。因此常规地直接用CPU解码(即常说的“软解”)会极大地消耗CPU的运算能力,一些较老的CPU软解H.264时CPU占用率往往高达90%以上,“更老的可能就放不动了,呵呵”。


      “硬解”是硬件解码的简称。简单而言,硬件解码就是通过显卡的视频加速功能对高清视频进行解码。因此硬解能够将CPU从繁重的视频解码运算中释放出来,使电脑具备流畅播放高清视频的能力。显卡的GPU/VPU要比CUP更适合这类大数据量的、低难度的重复工作。视频解码工作从处理器那里分离出来,交给显卡去做,这就叫做“硬解码”,例如NVIDIA的PureVideo、AMD的UVD技术等等;与之对应的,以前那种纯粹依靠CPU来的方式则是“软解码”。不过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纯粹的“硬解码”在现阶段是不存在的,CPU依然在发挥一部分作用,只不过硬解码时GPU/VPU已经成为运算的主力。

       谁更“好”?
      软解码是在显卡本身不支持、或者部分不支持硬件解码的前提下,将解压高清编码的任务交给了CPU,这是基于硬件配置本身达不到硬解压要求的前提下,属于一个折中的无奈之举。那这么说是不是软解压就一无是处了呢?不,这要是情况而定。对于一个不看、或者不经常看高清的用户而言,如果专门为很少用到的功能进行过多支出,那无疑是一种浪费;而在保证正常应用的前提下,还能在偶尔看一下高清的时候自己的电脑配置不至于播放不了,或者播放不流畅,那么这时候一颗性能不算太次的CPU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好在现在早已是双核,甚至多核CPU的时代,这个已经不是问题。总结软解码的好处,就是成本低廉,几乎不用二次投入,就可以享受高清带来的乐趣和震撼。

  硬解压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一款支持VC-1、H.264和MPEG-2格式硬件加速的显卡或者集成显卡主板是高清爱好者的上佳选择。由于解压缩的任务基本全部交给了显示芯片,CPU就可以如释重负,轻松上阵,承担更多的其他任务,这尤其对于经常需要多任务运行的用户更为重要,如果让他们使用CPU负担解压任务的同时,再运行3个QQ、2个UC,运行BT、迅雷等一大堆任务,这将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如果换成硬解压方案,这又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看看吧,差别就是这么大。不过硬解压也并不都是优点,它也有缺憾的,比如硬件的支出,其余配置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就会比软解压方案多一些,这对于配置预算很有限的用户来说更是一个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另外,多了一块独立显卡,就会增加功耗,尤其是像GTX 280、HD4870之类的高端显卡,动不动就是上百瓦,另外还要牵扯到电源的功率是否可以应付、机箱的散热是否能达到要求等等,这些都更增加了用户的整体预算。

  列举了软解压和硬解压两者的优、劣,最终还是不好确定哪个好哪个坏,还是那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配机预算有限,只是偶尔欣赏一下高清的用户,使用软解压方案即可;而对于高清爱好者,同时兼顾大型3D游戏的用户,一款支持多种高清格式的主流显卡或者性能不算很弱的集成主板是他们的最终选择。

       谁的播放效果更好?
          由于硬件解码尤其是全程解码是新推出的技术,所以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硬件解码要比软件解码先进,因此在自己显卡支持硬件解码的情况下会千方百计地开启硬件解码设置。其实硬解解码并不是必须的,因为硬件解码的出现是当CPU性能不足以应付视频解码需求时的一种解决方案,主要作用是降低CPU占用率,如果在 CPU能流畅播放高清视频硬解的作用也就不明显了。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降低CPU占有率可以降低能耗,硬解确实可以降低CPU功耗,但是显卡的功耗是会增加的,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显卡的功耗已经大幅超过CPU了,所以靠硬解来降低系统能耗是不太可能的。也有很多人而觉得让CPU处于空闲比较好,但是CPU 占有率高就是电脑的使用率高,不然买这么贵的CPU就没有必要了^-^。

  从使用角度来讲的硬件解码则有3大缺点,一是画面质量比不上软件解码,根据测试表明,软解码画面质量明显优于早期显卡的硬件解码,与最新最强显卡硬件解码播放高清相比也略占上风;二是硬件解码需要播放软件中设置,且对字幕等支持不好;三是早期支持硬解码的显卡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当然随着技术进步这些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但是到时CPU的性能也就更高了,软解高清的能力也许就像现在软解 DVD一样了。比如现在的9600GT除了新增的“动态对比度增强”和“色彩增强”这两项视频优化技术之外,NVIDIA还提供了“去交织”、“反锯齿” 和“降噪”等高清视频最重要的画面后期处理技术,并且支持双视频流解码性能超强,但是即将发布的 Intel Core i7性能也令人咋舌,可以在没有任何缓存或预处理措施的情况下即时处理总容量达到200GB,合计像素数为224万亿的RAW格式照片,估计播放HDTV 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当然,硬件解码对CPU性能较差的人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并不是有硬件解码的显卡就一定要用的,在Core 2Duo下使用MPlayer +CoreAVC播放高清时即使开启反交错等滤镜也可以流畅播放。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并不需要硬解。是否需要使用硬解应该视情况而定,不需要一味求新,因为这些新的概念多数是硬件厂商的营销策略。

  其实,画质孰好孰坏个人觉得还是审美角度的差异。还是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不管看电影还是电视,看的是情节,是内容而不是画质(当然画质音质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谁也不会在面前摆两台,一台硬解,一台软解,然后比较谁更好(专业人士除外),我们看电影是为了娱乐,而不是让电视来娱乐你。




关于一些接口:

  复合视频端子


  复合视频端子也叫AV端子或者Video端子,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视频接口,几乎所有的电视机、影碟机类产品都有这个接口。

  它是声、画分离的视频端子,一般由三个独立的RCA插头(又叫梅花接口RCA端子)组成的,其中的V接口连接混合视频信号,为黄色插口;L接口连接左声道声音信号,为白色插口;R接口连接右声道声音信号,为红色插口。它是一种混合视频信号,没有经过RF射频信号那些调制、放大、检波、解调等过程,信号保真度相对较好。图像品质影响受使用的线材影响大,分辨率一般可达350-450线,不过由于它是模拟接口,当用于数字显示设备时,需要一个模拟转数字的过程,会损失不少信噪比,所以一般数字显示设备不建议使用。

  S端子

  S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其全称是Separate Video,也称为SUPERVIDEO。S-Video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S指的是“SEPARATE(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同AV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但S-Video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 (CrCb)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和Cr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 。而且由于CrCb的混合导致色度信号的带宽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S-Video虽然已经比较优秀,但离完美还相去甚远。S-Video虽不是最好的,但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综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还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之一。

  色差端子

  色差端子是在S端子的基础上,把色度(C)信号里的蓝色差(b)、红色差(r)分开发送,其分辨率可达到600线以上。它通常采用YPbPr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现在很多电视类产品都是靠色差输入来提高输入讯号品质,而且透过色差端子,可以输入多种等级讯号,从最基本的480i到倍频扫描的480p,甚至720p、1080i等等,都是要通过色差输入才有办法将信号传送到电视当中。

  由电视信号关系可知,我们只需知道Y、Cr、Cb的值就能够得到G(绿色)的值,所以在视频输出和颜色处理过程中就统一忽略绿色差Cg而只保留YCrCb,这便是色差输出的基本定义。作为S-Video的进阶产品,色差输出将S-Video传输的色度信号C分解为色差Cr和Cb,这样就避免了两路色差混合译码并再次分离的过程,也保持了色度信道的最大带宽,只需要经过反矩阵译码电路就可以还原为RGB三原色信号而成像,这就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视频源到显示器成像之间的视频信号信道,避免了因繁琐的传输过程所带来的影像失真,所以色差输出的接口方式是目前模拟的各种视频输出接口中最好的一种之一。

  VGA端子

  VGA端子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分成三排,每排五个。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迷你音响或者家庭影院拥有VGA接口就可以方便的和计算机的显示器连接,用计算机的显示器显示图像。

  VGA接口传输的仍然是模拟信号,对于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在经过D /A和A/D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VGA接口应用于CRT显示器无可厚非,但用于数字电视之类的显示设备,则转换过程的图像损失会使显示效果略微下降。

  DVI端子

  DVI全称为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它是1999年由Silicon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 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它是以Silicon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 [已屏蔽]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已屏蔽]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已屏蔽]S协议编码后通过[已屏蔽]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一个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可以内建在显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现在显卡PCB上;而接收器则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受数字信号,将其解码并传递到数字显示电路中,通过这两者,显卡发出的信号成为显示器上的图象。

  目前的DVI接口分为两种,一个是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不兼容模拟信号。

  另外一种则是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兼容模拟幸好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

  显示设备采用DVI接口具有主要有以下两大优点:

  一、速度快

  DV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就会直接被传送到显示设备上,因此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而且使用DVI进行数据传输,信号没有衰减,色彩更纯净,更逼真。

  二、画面清晰

  计算机内部传输的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使用VGA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器的话就需要先把信号通过显卡中的D/A(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模拟信号线传输到液晶内部还需要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再一次转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在液晶上显示出图像来。在上述的D/A、A/D转换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的损失和受到干扰,导致图像出现失真甚至显示错误,而DVI接口无需进行这些转换,避免了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HDMI端子

  HDMI的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接口可以提供高达5Gbp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应用HDMI的好处是:只需要一条HDMI 线,便可以同时传送影音信号,而不像现在需要多条线材来连接;同时,由于无线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能取得更高的音频和视频传输质量。对消费者而言,HDMI技术不仅能提供清晰的画质,而且由于音频/视频采用同一电缆,大大简化了家庭影院系统的安装。

  2002年的4月,日立、松下、飞利浦、SiliconImage、索尼、汤姆逊、东芝共 7家公司成立了HDMI组织开始制定新的专用于数字视频/音频传输标准。2002年岁末,高清晰数字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Digital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1.0标准颁布。HDMI在针脚上和DVI兼容,只是采用了不同的封装。与DVI相比,HDMI可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并增加了对HDCP的支持,同时提供了更好的DDC可选功能。HDMI支持5Gbps的数据传输率,最远可传输15米,足以应付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 声道的音频信号。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4GB/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 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此外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 “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

  RGB HD输入/输出:

  这是用五根线来传输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其中3路用来分别传输R、G、B三种色彩信号,另外两路用于传输辅助信号。RGB HD传输的清晰度相当高,可以达到1000线以上。

     DISPLAYPORT:

     Displayport接口标准是 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所制定的一个数据传输接口标准,目前最新的版本为DisplayPort1.1。作为DVI的继任者,DisplayPort将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加入对高清音频信号传输的支持,同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与HDMI不同,Displayport接口采用微封包传输架构,DisplayPort1.1最大支持10.8Gb/S的传输带宽。由于带宽非常高,因此绝对不至于其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掉包”的现象。而且微封包架构的弹性大,DisplayPort可以轻松实现分屏显示功能(一条DisplayPort 连接线最高可支持6条1080i或3条1080p视频流。),DisplayPort可以在同一组Lane/Link(通道/连线)内传输多组视频。而得益于高带宽的优势,Displayport可支持WQXGA+(2560×1600)、QXGA(2048×1536)等分辨率及30/36bit(每原色10/12bit)的色深,1920×1200分辨率的色彩支持到了120/24Bit,超高的带宽和分辨率完全足以适应显示设备的发展。

     BNC 端口:

    通常用于工作站和同轴电缆连接的连接器,标准专业视频设备输入、输出端口。BNC电缆有5个连接头用于接收红、绿、蓝、水平同步和垂直同步信号。BNC接头有别于普通15针D-SUB标准接头的特殊显示器接口。由R、G、B三原色信号及行同步、场同步五个独立信号接头组成。主要用于连接工作站等对扫描频率要求很高的系统。BNC接头可以隔绝视频输入信号,使信号相互间干扰减少,且信号频宽较普通D-SUB大,可达到最佳信号响应效果。



(DVI+VGA) 与 (HDMI+Display Port) 的一些讨论: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HDMI 的存在不是为了取代 DVI 或 VGA 的, 而是为家电设计的一个通用接口,不适合用作计算机与显示器之间的连接。


而 DisplayPort 才是为计算机设计的下一代接口,用来取代 DVI 和 VGA。也有望取代HDMI,因为相对来说他比HDMI先进。当然各位在业内混这么久都知道,技术不代表一切,习惯,标准,钱途等等等非技术壁垒的影响也很重要。


一些“格式”

在此我们只讨论和本站有关的一些格式,其他的已经脱离此贴的主题。


格式,一般来说包括两种,一种是编码格式,也就是”瓜瓤和瓜子“,还有一种就是封装格式,也就是”瓜皮“。

2楼已经详述了各种封装格式,3楼则包括了大部分常用的音频编码格式,所以这里只讲一些视频编码格式。

  高清视频最常用的编码格式是MPEG2-TS、WMV-HD、H.264和VC-1这四种算法,其中MPEG2由于压缩比例较小,视频所占空间太大,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而以微软主推的WMV-HD目前已经渐渐被VC-1这种新标准所取代,在最新的高清片源中也很少有采用这种算法的视频。所以,目前最流行的只有H.264与VC-1这两种编码方式。

H.264

   H.264是由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ISO/IEC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组成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VideoTeam)提出的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标准。ITU-T的H.264标准和ISO/IECMPEG-4第10部分(正式名称是ISO/IEC14496-10)在编解码技术上是相同的,这种编解码技术也被称为AVC,即高级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
   H.264是ITU-T以H.26x系列为名称命名的标准之一,同时AVC是ISO/IECMPEG一方的称呼。这个标准通常被称之为H.264 /AVC (或者 AVC/H.264 或者 H.264/MPEG-4 AVC orMPEG-4/H.264AVC)而明确的说明它两方面的开发者。该标准最早来自于ITU-T的称之为H.26L的项目的开发。H.26L这个名称虽然不太常见,但是一直被使用着。有时候该标准也被称之为"JVT编解码器",这是由于该标准是由JVT组织并开发的(作为两个机构合作开发同一个标准的事情并非空前,之前的视频编码标准MPEG-2也是由MPEG和ITU-T两方合作开发的--因此MPEG-2在ITU-T的命名规范中被称之为 H.262)。一般来说,H.264格式以“.avi”、“.mkv”以及“.ts”封装比较常见。


VC-1

   直到去年年初,活动图像和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才正式颁布了由微软提出并开发的VC-1视频编码标准,为该格式在下一代DVD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VC-1被颁布为标准后,SMPTE仍会收取授权费,微软则可从专利中获取一定的版税。


  微软是在2003年9月递交VC-1编码格式(开发代号Corona)的,目前已经得到了 MovieBeam、Modeo等不少公司的采纳,同时也包含在HD DVD和蓝光中,包括华纳和环球等影业公司也有采用这种格式的意向。VC-1基于微软Windows Media Video9(WMV9)格式,而WMV9格式现在已经成为VC-1标准的实际执行部分。

  VC-1是最后被认可的高清编码格式,不过因为有微软的后台,所以这种编码格式不能小窥。相对于MPEG2,VC-1的压缩比更高,但相对于H.264而言,编码解码的计算则要稍小一些,目前来看,VC-1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辅以微软的支持,应该是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一般来说,VC-1多为“.wmv”后缀,但这都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后缀还得根据具体封装。


  总的来说,从压缩比上来看,H.264的压缩比率更高一些,也就是同样的视频,通过 H.264编码算法压出来的视频容量要比VC-1的更小,但是VC-1格式的视频在解码计算方面则更小一些,一般通过高性能的CPU就可以很流畅的观看高清视频。相信这也是目前NVIDIA Geforce8系列显卡不能完全解码VC-1视频的主要原因。



DLP、LCD、CRT三大投影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转而研发可以显示更大面积的投影技术。投影技术发展至今,一共衍生出了三种常用技术,它们分别是:DLP投影技术、LCD投影技术和CRT投影技术。下面笔者就来带各位认识下这些投影技术的成像原理。数字光学处理(DLP?)是投影和显示信息的一个革命性的新方法。基于Texas仪器公司开发的数字微反射镜器件(DMD?),DLP完成了显示数字可视信息的最终环节。数字光学处理(DLP?)技术在消费者、商业和投影显示工业的专业领域方面被作为子系统或“发动机”提供给市场主管。正如CD在音频领域的革命一样,DLP将在视频投影方面带来革命。


   数字光学处理(DLP?):如何工作?

  正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是计算机的核心一样,DMD是DLP的基础。单片、双片以及多片DLP系统被设计出来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一个DLP为基础的投影系统包括内存及信号处理功能来支持全数字方法。DLP投影机的其它元素包括一个光源、一个颜色滤波系统、一个冷却系统、照明及投影光学元件。

  一个DMD可被简单描述成为一个半导体光开关。成千上万个微小的方形16x16um镜片,被建造在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上方的铰链结构上而组成DMD(图1)。每一个镜片可以通断一个象素的光。铰链结构允许镜片在两个状态之间倾斜,+10度为“开”。-10度为“关”,当镜片不工作时,它们处于0度“停泊”状态。

  根据应用的需要,一个DLP系统可以接收数字或模拟信号。模拟信号可在DLP的或原设备生产厂家(OEM)的前端处理中转换为数字信号,任何隔行视频信号通过内插处理被转换成一个全图形帧视频信号。从此,信号通过DLP视频处理变成先进的红、绿、蓝(RGB)数据,先进的RGB数据然后格式化为全部二进制数据的平面。

   一旦视频或图形信号在一种数字格式下,就被送入DMD。信息的每一个象素按照1:1的比例被直接映射在它自己的镜片上,提供精确的数字控制,如果信号是 640×480象素,器件中央的640×480镜片采取动作。这一区域处的其它镜片将简单的被置于“关”的位置。

   LCD投影机有两种:

   成像器件为液晶板,是被动式的投影方式。利用外光源金属卤素灯或UHP(冷光源)。

   按照液晶板的片数,LCD投影机分为三片机和单片机。

  三片LCD板投影机原理是光学系统把强光通过分光镜形成RGB三束光,分别透射过RGB三色液晶板;信号源经过AD转换,调制加到液晶板上,通过控制液晶单元的开启、闭合,从而控制光路的通断,RGB光最后在棱镜中汇聚,由投影镜头投射在屏幕上形成彩色图像。目前,三片板投影机是液晶板投影机的主要机种。

   LCD单板投影机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携带极其方便,价格比较低廉。但其光源寿命短,色彩不够均匀,分辨率较低。目前单板投影机的机型已经很少。

   液晶光阀投影机

  采用CRT管和液晶光阀作为成像器件,是CRT投影机与液晶与光阀相结合的产物。为了解决图像分辨率与亮度间的矛盾,它采用外光源,也叫被动式投影方式。一般的光阀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光电转换器、镜子、光调制器,它是一种可控开关。通过CRT 输出的光信号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将光信号转换为持续变化的电信号;外光源产生一束强光,投射到光光阀上,由内部的镜子反射,能过光调制器,改变其光学特性,紧随光阀的偏振滤光片,将滤去其它方向的光,而只允许与其光学缝隙方向一致的光通过,这个光与CRT信号相复合,投射到屏幕上。它是目前为止亮度、分辨率最高的投影机,亮度可达6000ANSI流明,分辨率为2500×2000,适用于环境光较强,观众较多的场合,如超大规模的指挥中心、会议中心及大型娱乐场所,但其价格高,体积大,光阀不易维修。对追求高分辨率、高亮度、大画面的用户,液晶光阀投影机是他们的首选。

   CRT(Cathode RayTube)是阴极射线管。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技术。CRT投影机把输入的信号源分解到R(红)、G(绿)B(蓝)三个CRT管的荧光屏上,在高压作用下发光信号放大、会聚、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彩色图像。光学系统与CRT管组成投影管,通常所说的三枪投影机就是由三个投影管组成的投影机。CRT投影机显示的图像色彩丰富,还原性好,具有丰富的几何失真调整能力;缺点是亮度较低,操作复杂,体积庞大,对安装环境要求较高。

   有两个CRT投影机的特有性能指标值得注意:

   会聚性能

  会聚是指红绿蓝三种颜色在屏幕上的重合。对CRT投影机来说,会聚控制性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有RGB三种CRT管,平行安装地支架上,要想做到图像完全会聚,必须对图像各种失真均能校正。机器位置的变化,会聚也要重新调整,因此对会聚的要求,一是全功能,二是方便快捷。会聚有静态会聚和动态会聚,其中动态会聚有倾斜,弓形,幅度,线性,梯形,枕形等功能,每一种功能均可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可进行非线性平衡,梯形平衡,枕形平衡的调整。

   CRT管的聚焦性能

  我们知道,图形的最小单元是像素。像素越小,图形分辨率越高。在CRT管中,最小像素是由聚焦性能决定的,所谓可寻址分辨率,即是指最小像素的数目。CRT管的聚焦机制有静电聚焦、磁聚焦和电磁复合聚焦三种,其中以电磁复合聚焦较为先进,其优点是聚焦性能好,尤其是高亮度条件下会散焦,且聚焦精度高,可以进行分区域聚焦,边缘聚焦,四角聚焦,从而可以做到画面上每一点都很清晰。

   CRT投影机亮度指标

  CRT(三枪)投影机的光输出用峰值流明来表示,即在一个白窗口的测试图像上,以扫描线尚清晰可见的情况下,测量白窗口的最大照度(LUX)乘以白窗面积(m2)来确定投影机光通量,峰值流明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由于您看到的任何一帧视频图像不可能全部都是白场,白色所占的比例一般占图像面积的20%左右。同时CRT投影机是依靠投影管内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获取图像,束电流大小取决于阴极的发射能力,正常状态下阴极发射的电子被阴栅之间的负电位差控制,在阴栅之间形成电子云,随电位减少,电子流很快被拉到阳极----荧光屏,CRT管能提供较高的脉冲电流,所以窗口信号的屏上亮度可较高,而如果画面是全白场,由于阴极发射能力的限制,只能提供平均束电流,屏上亮度会大大降低,只有峰值流时的 1/5左右。由于阴极各CRT投影和所采用窗口信号的大小不同(10%-25%),所以各厂家产品的亮度指标,没有绝对的可比性。



常用软件下载及简介:

下面是两款解码包,可以说有了这两款任一就可以播放现今网上流行的绝大多数音频视频文件。


1.终极解码:“终极解码”是一款全能型、高度集成的解码包,自带三种流行播放器(MPC/KMP/BSP)并对WMP提供良好支持,可在简、繁、英3种语言平台下实现各种流行视频音频的完美回放及编码功能。推荐安装环境的是 Windows XP、DirectX 9.0C、WindowsMediaPlayer 9/10、IE6,不支持Windows9x。若需要和 Realplayer (Realone Player)同时使用,请在安装时不要选择 Real解码器,QuickTime类似。安装前请先卸载与本软件功能类似的解码包及播放器,建议安装预定的解码器组合,以保证较好的兼容性。

官方网站:mysilu一个,还有pchome是他的指定发布网站。

2.完美解码:完美解码是一款能实现各种流行视频、HDTV回放及编码的全能型影音解码包,自带 Media PlayerClassic、KMPlayer、BSPlayer三款流行播放器,支持简、英语言平台下安装,能播放AVI、VCD、DVD、MPG、 MP4、RMVB、TS、TP、EVO、M2TS、MKV、OGM、MOV、SCM、CSF、FLV等众多种格式的影音文件。推荐安装环境是 Windows XP/Vista、Windows MediaPlayer 11,不支持 Windows 9X。若要和 Realplayer同时使用,请在安装时不要选择Real解码组件,QuickTime类似。


小水管=蓝种+辅种+挂机

评论4

uii8989Lv.4 发表于 2010-7-13 03:26:16 | 查看全部
完美解码很好用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zw462149904Lv.6 发表于 2010-7-19 20:11:26 | 查看全部
太多专业的东东了,都看不懂了,但是还是要支持一下!!!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yaofei 发表于 2010-7-22 14:01:46 | 查看全部
不错,学习了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wtujoxkLv.5 发表于 2010-7-23 19:17:45 | 查看全部
这个要慢慢学习
回复 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淘宝小店

邀请码

VIP会员

微信客服

公众号

微信群

投诉/建议联系

support@gebi1.cn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隔壁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56481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