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NAS组建经验分享 |
本帖最后由 darkorigin 于 2014-1-6 23:09 编辑
NAS经验分享【原创】 在论坛潜水也已近1个月的时间,一直对于NAS跃跃欲试,鉴于老婆大人的威严,还是低调的满足自己的愿望吧(今年花钱太凶了 今年花在我爱好上就已经近万了 不好意思再开口了); 本帖仅限我等入门新手经验分享,高手请微笑路过,不足之处欢迎指教,但请不要随便喷我,此外本人并非任何品牌或者硬件的拥趸,一切以自己实际需要以及经济上能承受的能力为选择(例如请不要问我为啥不上4块4T红盘之类的问题,我穷 没法子啊) 各品牌FANS也就不用问我为啥不用某某家的东西,本人完全是实用主义不会去为了那些暂时用不上的功能埋单,谢谢! 高手指教请勿打脸!纯粹想喷人的朋友请移步! 架构采用 B75+G2030 千兆网卡(还是百兆路由 不过一个手机分享720P还是没问题) 详细硬件: 主板: 华擎B75-ITX Cpu: G2030 内存: 金士顿4G 硬盘: 东芝160G 日立320G(测试阶段暂未安装,考虑到数据安全,目前只是160G用作测试) 机箱: 待定 电源: DELL台式机电源(300W) 按说150W就完全够了 即便上满4硬盘功耗也不会超过100W,多一些供电稳定系数会高不少(当然大多数电源在低功耗状态 损耗率会上升); 另外还有P4的老电源一块 因为是定制机的拆机件,个头很小 体积大概是标准ATX被拦腰砍断一般 (稍后放出对比照)功率200W 迷你机箱用这个绝对是节约空间了; 风扇: 杂牌风扇 30块钱 好处就是薄 含散热片目测从主板PCB到风扇顶端的距离3CM高 暂时先裸奔吧,原计划用之前的P4的迷你机箱 买回主板等回来发现那个P4估计是定制主板+定制机箱 完全没法装进去(不同于ATX的宽版主板,它是一个长版。 宽度目测19cm 长度30CM左右 由于螺丝孔都不对所以ITX没法住进去); 硬盘是原HP笔记本带的硬盘 后来置换320G换下(除了买电脑装了系统 之后几乎就一直闲置,当时是下了南京的华海大楼就直奔了锐俊拿了320G硬盘换上,现在终于能发挥余热了) 连接好几大硬件裸奔先: O大的4.2 3211+ 个人感觉用这两个选项进入安装貌似没区别(只是安装好了必须用2) 先发几张对比照 主板&说明书 主板&320硬盘 硬盘 待机功耗 31-35W波动(安装好DSM后内网拷贝10G数据 功耗大约35W不到) 功耗计照片: 启动瞬间38W左右 系统运行 31W左右 关机功耗: 实际上这个就是网络唤醒支持以及电源本身待机功耗的合,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裸奔的温度: 室内温度16°,实测散热片温度19度,内网拷贝数据,手机在看视频 cpu散热片温度21度(这个已经几乎是DSM的接近满载状态了吧) 室内温度16.5°C
这个图是热偶(就是那根绿色的线)搭在CPU散热器上的温度
硬盘温度: 28.9度 温度测试仅仅是参考,因为环境温度比较低 有利于散热,加之是裸奔,测试的点位也是散热片温度和硬盘外壳温度 实际CPU核心温度以及硬盘电机温度会高一些,总体来说,升温状况基本还是比较理想的; 测温方法也是属于比较土的方法 呵呵 和高富帅的红外测温仪以及专业热图测温没法比的; 温度是采用K式热偶温度计进行测试(没有专业的红外测温装置,俺穷,这个是用来测试恒温烙铁温度的 精度大概在2-3度吧,范围是0-500摄氏度,再高就要换探头了) 好了闲话少叙,开始我的安装调试过程: 使用的是O大发布的dsm4.2 (再次感谢O大所做的工作!) X64版本 按照教程直接先给U盘写数据: 搞定之后直接插USB上引导: 直接选的第二项进入了DSM4.2 (话说这个平台性能还真不错,5秒就内核运行完毕了 差点都没拍下来); SA直接找到 然后先尝试性的用网页连接了一下(这个貌似只有安装了硬盘才可以访问,未安装硬盘浏览器出来的页面直接说“请连接硬盘再重试”) 好,先办正事 直接选择PAT文件进行安装,过如下 然后就是熟悉的设置用户名密码 安装完之后再次连接进入,嗯 输入用户名密码之后 界面还是坛子里都一样的界面; 首次运行的帮助提示硬盘未初始化,选择初始化 (其实我是走了弯路的,建议大多数使用普通硬盘的朋友,或者使用硬件RAID的朋友 不要使用SHR,具体技术原因请参阅 论坛管理员MOMO的论坛微信的文章《解密NAS硬盘损毁不为人知的秘密》)简单的说就是由于非服务器硬盘不支持TLER技术,有时候硬盘在规定的周期内无响应导致RAID系统报错然后自作聪明的开始进行阵列的错误校正,RAID开始冗长的RAID卷恢复动作(实际上数据硬件啥的都没问题,只是被逻辑上的错误影响并且RAID系统开始自我恢复 这之后就可能会丢数据) 做过WIN下数据恢复的人都知道被逻辑删除的文件,被格式化的分区 其实只要不往里面写文件,几乎是全部都能找回来的,但是开始了恢复过程其实本身就已经破坏了RAID其他硬盘的数据; SHR本身就是一个纯软RAID(对比主板集成的软RAID来说更加需要CPU的资源来运行) 然后发现错误,那么纠正,在磁盘管理器里面删除存储区,等待片刻 重新添加存储区,选择自定义,选择BASIC模式 至此 基础的DSM就完成了安装和调试 后面是常用套件的安装 这些安装都比较简单 首先进入套件中心 然后选择安装对应的套件 后面列举几个比较常见或者说家庭需要的: Video Station--这个主要是用来给IOS设备收看各种视频的,自带转码(比如IOS原生不支持硬件解码的MKV都能提供很好的播放 自带刮削器 可以自动抓取影片信息 图片) Download Station---下载爱好者之友 NAS的主要功能之一,离线下载,从手机或者电脑给DSM下达指令 它就会乖乖的开始下载,支持PT BT 以及常见下载(迅雷离线属于高级下载功能 原生不支持 需要曲线救国) Audio Station—相当专业,类似一个Web版的iTunes,支持串流和AirPlay模式自定义的属性项很丰富,音乐封面能自动识别 ; Photo Station—强大的照片分享工具,可以把各种移动设备 PC的照片都汇总,分享; 把每次开心都记录,支持略缩图,一个专业的家庭照片分享平台; 其实玩了一下午的DSM还是觉得DSM还是很强大的(作为NAS绝对是足够了 不管是下载 娱乐 分享 管理 都做的不错) 实际内网文件拷贝速度 在 13-18M之间浮动(百兆路由器下,另外还有一台式机在挂PT 上传速度800K,所以路由器负载会比较大)个人感觉还是路由瓶颈大了,这个速度几乎已经是百兆下比较好的速度了; 感谢fornix兄弟的指正 重新测试了网络拷贝的数据速度 目测上图平均8M+的速度峰值13.8 暂停了UT上传做种 粗略测速 贻笑大方啊 疑问在2楼 目前解决了内网唤醒 稍后会作为一个帖子单独出来 资源在3楼 |
本帖最后由 darkorigin 于 2014-1-9 23:15 编辑
几个疑问的小问题 : 1. 关闭NAS之后 网卡灯还是亮的(说明应该是支持网络唤醒的) 但是用SA的唤醒提示失败; 2. 没改SN 没改MAC 一样还是很爽(除了不能唤醒) (更新--- 没改MAC 没改SN 已经实现了WOL 主要问题在UEFI的设置上 大概有4个位置打开了就可以了 三楼工具方面列举了几个PC上测试的工具 如果能WOL那么 SA助手也可以 手机也行) 3. U盘没重新量产(没改VID PID) 金士顿8G (手上2个金士顿都给我量产成PE了 实在是不想再量产了 但是还是能安装引导) 4. 安装PAT的时候没有拔U盘 貌似也没说U盘数据损坏啊(金士顿优盘也不带写保护开关啊 ) 心得: 1.裸奔起来温度还是很低的。不过就是容易积累灰尘,以及物理安全(就怕万一一杯水上去了 那就完了) 2.机器本身其实实际的CPU占用还是很低的(可能是奔腾平台对于DSM已经够强大了,还有可能是我没玩IOS设备的转码,但是安卓的直接播放720P是完全没卡顿的 CPU占用也很低) 3.熟悉路由的朋友,建议在路由里面设置静态DHCP,好处是只要还在这个路由下工作,重装系统不会影响IP。另外也好管理,没事看路由状态可以很清晰的分清楚每个设备 以及外来设备 (我的弄法是 把自己熟悉的设备静态规划到一个IP段里面去 比如 192.168.2.80-100 ,DHCP池则设置在192.168.2.150-170,那么即便被人蹭网了 一看就能看出来) 4.DSM支持包括邮件服务器,www服务器 ,自带博客(WordPress),自带OPENERP(这个可以作为小企业或者电商的服务器了 强大啊), DSM已经在向着商业应用在发展了 |
本帖最后由 darkorigin 于 2014-1-6 22:23 编辑
PUSH 兄弟发的教程资源 原帖:http://www.gebi1.com/thread-67023-1-1.html 百度盘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838904844&uk=906222167 感谢PUSH兄弟的热情分享 WolfX700 兄弟分享的DSM镜像 原帖: http://www.gebi1.com/thread-44837-1-1.html 百度盘: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45544&uk=1193824219 win下可以局域网唤醒的工具 用于测试主板是否支持唤醒 ![]() 下载要丝瓜 给个百度盘链接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572881466&uk=704694800 话说有丝瓜的打点几个啊 |
本帖最后由 laoyangjp 于 2014-1-5 16:13 编辑
不错。很好。。。热电偶那个表多少银子啊 。什么型号的,想买一个 |
本帖最后由 darkorigin 于 2014-1-9 23:13 编辑
mynas1 发表于 2014-1-5 16:07 人在上海 直接找了一家实体店买的CPU 主板 内存 总共花了1300 价格对比其他几家还算实惠(此处写错了 应该是1000多点 不到1100) 上门去提的货,在虹口足球场附近 详细的测试,后面会单独开贴发出来的 准备玩玩大家都没怎么涉足的一些商业应用 比如MYSQL 比如OPENERP; 这些东西完好了很强大的,比如OPENERP 一个开放的ERP,欧洲品质,欧洲用户最多的一个ERP系统 开网店用这个来和TAOBAO后台直接沟通 直接能控制仓库发货(采购,库存管理,POS管理,网店管理等一套流程都全了) 这个主板目前测试除了DSM不支持唤醒之外都还算不错的(或许是我没弄好,之前笔记本和台式的虚拟机都没能跑起来 所以这个实体机直接上去搞的,还好没费太多周折) 如果单纯的是为了跑DSM可以用便宜一些的机器,这个平台完全是过剩的节奏(内存和CPU占用超过10%的机会都少 )即便是IOS设备转码估计支持2个都问题不大(要再多的IOS设备估计就要上I3了) 毕竟是22NM制程的,30W出头的功耗(估计一般挂PT常年开机的典型功耗也不会超过35W) 比我之前P4平台63W的功耗(运行WIN2003挂PT)要节约不少电 |
laoyangjp 发表于 2014-1-5 16:12 不值钱的那个表。原理都很简单 买的比较久 忘记价格了 之前是用来测电烙铁温度的(用支持的电偶探头可以支持-50°C-1300°C 有的探头支持液体) 图片里面有型号 你X宝上看看吧。 |
感觉DIY NAS要四盘位以上的才有意义,少盘位的话不如买正牌的NAS了。
但是多盘位体积就小不了,ITX板SATA口少,也比较贵,小机箱撑死了就四盘位,走线,散热比较麻烦。 还是MATX板+MATX机箱比较便宜实用,走线散热方便,随便就6+以上SATA接口了。 |
大牛 发表于 2014-1-5 16:40 关键是盘子贵啊 现在很多评价都说台式机盘或者笔记本盘由于不支持某RAID技术 组RAID模式容易出现数据损毁(概率严重高于用在台式机上的概率 也就是平均故障时间会严重缩短) DIY在于折腾 折腾也是乐趣啊 还有就是双盘位的白裙价格也都2000多了(不含盘)所谓的热插拔个人建议少用 搞不好直接数据损毁 很多数据是丢掉了就找不回了(我大学毕业时候的毕业设计的程序 后面就因为家里台式机硬盘损毁 丢了 后悔了好多年 没法找回来了) 从性价比来说 DIY的要比白裙高 (双盘以上) 性能来说 这样的平台都已经可以安装虚拟机 同时运行DSM和作为HTPC存在于客厅了 扩展性能就不多说了 一个PCIE2.0 X16的槽 内存可以扩到16G 同时2个系统运行不会是大问题 显卡可以提供硬解码 自带HDMI DVI口 在白裙还有很多机器是百兆网卡的时候 黑裙已经是千兆了,虽然我没有实际用到,但是不就的将来肯定是要升级网络的; ITX主板也不一定非要装在ITX机箱 可以安装在全高机箱 PCIE口如果不插显卡完全可以插SAS卡,要知道硬件RAID的性能和安全度也绝对不是SHR能取代的 200W以上的电源能支持8块笔记本硬盘了 台式机硬盘最好是升级到300W以上 毕竟电源冗余一些容量还是比较好的 这样12块硬盘也不是问题啊 白裙比如DS214PLAY貌似已经2000多了; 当然 支持正版 肯定是在经济条件好转之后要支持一下的 毕竟没有群晖公司 哪有黑裙的蓬勃发展呢 |
大牛 发表于 2014-1-5 16:40 目前我只计划安装图片上的2块笔记本盘,主要还是测试稳定性以及部分软件的实际性能 后期真的稳定了 肯定是会上3.5硬盘的,但是一口气4块4T企业盘或者NAS盘 还是不可能短期内完成的 毕竟这种盘子都在1200一块了 而且目前都是娱乐性或者说是测试状态, 如果真的作为小企业应用 那么4块企业盘也是必须的 容量不够可以上SAS(话说SAS卡也不便宜了 一块卡都几千了 只是性能和稳定确实好) 目前选择这个平台 考虑的是成本 相同或者说略高的性能基本上比白裙还是成本低很多 还有就是这个板子的做工 还是比较满意的 全固态电容 封闭电感 焊接等等都还是比较到位的 除了USB/ps#2口前面有空焊点之外都还是老老实实的焊满了元件(有些删减版的主板 一堆空焊 一堆普通电子元件那稳定性又要打折扣) 至于大板子 这个其实不好说了,可谓仁者见仁呵呵~~~ 不过作为NAS板子 一定要看元件和做工, 毕竟硬件有价数据无价 谁都不希望自己多年拍下来的照片化为乌有; 所以我才会采用这个性能过剩的方式构架DSM机(毕竟短期内几乎是用不满CPU和内存的) |
大牛 发表于 2014-1-5 16:40 这个板子之前也是开贴讨论过的 后期如果让它改行做HTPC也合适 大板子放在客厅就有点不好看了 不过目前还在纠结于机箱,小机箱看的上的都好几百,MATX的易讯上有的才100多 还带电源(电源我到不需要 毕竟我现在手上闲置的2个电源做工都还是可以的) 而且看做工也都还不错 但是考虑到以后万一改行做HTPC那么大机箱也有难配客厅的氛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