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空间Z2 NAS产品测评体验 by 羊村Andy |
本帖最后由 羊村Andy 于 2020-9-20 11:18 编辑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极空间,本人有幸运参加极空间的Z2的评测体验活动。本周一才拿到机器,然后开始测试使用,有什么不清楚不全面的地方,请各位海涵。 另外需要说下,本次测评体验是抢鲜体验,本人拿到的据说是工程限量版机型,和正式上市的版本会存在一定差异,普通用户正式购买到的以最终机型为准。不过,这批工程纪念版机型数量极其稀少,所以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开箱照 这批评测机器,用的都是京东快递,从北京到广东,跑了2天多。就是这个包装箱,外面裹一大圈类似保鲜膜的东西 包装盒上虽然注明含硬盘,但实际评测机器是没有的。不排除以后会有带硬盘版本的销售。 打开包装盒,还有一张卡片,是专门给参与评测者的。感动满满的。 正视图 顶视图 侧视图 背视图 据说机器分黑白二色,给我发的是白色的。烤漆外壳,看起来还是蛮高端大气的,体积很小巧。 配的4A 12V电源适配器和扁平网线,做工还是相当不错的。 翻箱底找出一块360G的低端固态硬盘和一块8T的机械硬盘 轻按可打开硬盘仓 另外还配的专用内六角螺丝和小工具 用配的4颗小螺丝把硬盘固定好。话说,这螺丝一共配了12颗,一定要保管好啊,不然丢了估计不好配。 2.5寸硬盘的安装,要自备螺丝 好了,把两个硬盘塞回硬盘仓内,接上电源,然后庄重的点下开机键! 下一步,我们要对极空间Z2进行配置 配置可以通过手机,也可以通过电脑进行。 先说手机配置,可以通过扫描机身背后的二维码,或者随机卡的二维码,或者直接通过官方市场,下载“极空间”APP 扫描二维码入,进入下载介面 例行公事的协议,果断同意 选择新设备注册 没多说的,点下一步 下一步 下一步 好吧,我表示现在遇到了问题。大概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我这的网络系统,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是隔离的。我这的路由器是爱快,搭配N个H1(好吧,表示大部分是山寨的)无线AP,有线电脑用路由器上一个LAN口,无线AP用另一个LAN口。两个LAN口是不相通的,这样安全性是提升了,代价是,我的手机连接不上NAS。 没办法,只好另外找一个N年前的家用无线路由器,接上有线网络中,进行测试。 终于找到了设备,立即注册 继续下一步 现在,艰难选择来了。极空间的备份方式,有两种。 一是双备份方式,其实也就是RAID 1模式,必须使用两块容量相同的硬盘,两个硬盘的数据是完全一样的,这样任一块硬盘损坏,都不会影响数据的安全。当然代价是,两块硬盘等于只能用一块硬盘的空间。 二是动态备份方式,又叫ZDR模式。这个方式我还是第一次见,之前用的群晖是没有的。这个模式下,可以设置特定的目录(默认相册,当然还可以手动设置更多),同时在两块硬盘上存储。这样硬盘的利用率无疑更高,当然,那些不重要的数据,如可以下载的电视电影什么的,不见了重新下就是。 我两块硬盘容量是不同的,没得选择,只有ZDR模式。 这里顺便说下,我折腾了好久才发现。ZDR模式下,除了上面所说的特定目录会在两个硬盘同时保存外,其他目录,似乎不能选择要保存在哪块硬盘,估计是哪块硬盘剩余空间多就放哪吧。 这里注意一下:新装进来的硬盘,一定要按极空间的要求进行格式化的。 所以不要用有重要数据的硬盘来安装,一定要先备份好数据。 三思再确认 很快就格式化完成了 之后,就可以用手机极空间进行管理了,也可以在内网,打开https://www.zconnect.cn/,用电脑进行管理 这个是手机APP端的管理介面,好吧,准确说是安卓端的,我并没有水果手机。 这个是PC端的管理介面。只要注册成功,无论在内网还是外网都可以通过zconnect.cn进行访问,不管你有没有公网IP,也不需要你设置端口映射什么的,简单粗暴到了极点。PS:第一次在新的终端上使用,需要验证手机验证码的,无形中提高了安全系数。 下面简单说下极空间的几个功能: 1、极相册。这个极相册功能操作非常便捷,只要你在WiFi环境下(当然,土豪也可以用手机流量),手机相册有新增照片,该功能即可自动把新增照片传到极空间Z2 NAS的极相册内。以也可以随时通过极相册来预览、下载或删除极空间Z2 上的照片。 2、极影视。这个极影视,也是相当方便快捷。只需要添加影音目录的方式来分类,可设定内容为电影、电视剧。然后按内容上传至电影、电视剧文件夹。它能很快的通过搜刮器关联影片信息,点击影片播放按钮,即可轻松观看影片。 3、文件管理。可以方便的管理所有NAS上的文件。 4、下载功能。可能通过直接URL链接方式下载、种子下载等。甚至可以用来进行PT下载,功能另外简单,但已经足够使用了。 这个下载还是相当简单的,甚至没有上传、速度限制、端口选择什么的,我为了测试上传功能,直接开启了DMZ模式,上传还是蛮可观的,起码分享率超过了1 顺便这说,这货的功耗,1块机械+1块固态,在工作状态(复制文件时),功耗在12W左右,目测双机械也就15W左右,这样算起来,1天不到0.4度电。对比起我200W左右的黑群晖…… 体验总结 作为一个使用了黑白群晖超过8年的用户,对于这个体积和功能,都非常小巧的NAS,还是觉得相当满意的。凭心而论,这东西和我的14盘位的黑群晖,功能上无疑是相差甚远的但是,它却足够满足我的家庭需要了。 它能完成备份我和家人的手机图片,能随时随地找到急需要的任何文件,而且有一定的安全性,不因某一块硬盘损坏而丢失重要文件,还能远程下载电视电影,回家就可以直接打开投影播放,不需要申请什么公网IP,不需要懂什么内网穿透,不需要安装N个APP,不需要多少电脑知识,就算是电脑小白也很好上手。 对于一台千元价位的入门级双盘位NAS,还能要求什么? |
有没有docker或者deluge之类的第三方套件给用 毕竟玩pt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涉及到可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