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iPhone 7/7 Plus 的成像质量依旧出色,但相比上一代的提升主要围绕在白平衡和弱光成像上,而光学防抖的加持,让 iPhone 7 达到了与 iPhone 7 Plus 平齐的影像水准。至于 iPhone 7 Plus 的双摄像头,除了还不错的变焦功能,我们更期待焦外虚化的功能有所突破。 这颗 Home 键,没能骗到我
在 iPhone 7 上,苹果用固态按钮式设计替代了使用了 9 年的物理按压式 Home 键。简单的说,就是 Home 键按不下去了。 
苹果希望通过 Taptic Engine 的触觉回馈让你有按下去的感觉。你越用力按,Taptic Engine 的震感越强烈。 即便如此,这颗 Home 键的按压手感跟此前 iPhone 的 Home 键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它不会让你产生误以为按下去的错觉。 事实上,第一次使用 MacBook Pro 上 Force Touch 触摸板时,“咯噔”的手感让我完全相信自己按下了触摸板。那为什么使用了相同技术的 iPhone 却没能骗得了我呢? 
原因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你接触设备的手势不同:MacBook 摆在桌面上,你只用手指按压触摸板,因此只有几根手指感受到震动反馈,而 iPhone 的震动反馈是作用在你整个手掌之上的,所以拇指的震感相对没那么强。 可即便如此,这颗 Home 键的按压手感仍然好过所有 Android 设备的虚拟按键,在我看来,虚拟按键的震动回馈的作用只是提示你,你按成功了。 
第一次开机系统会提供 Home 键回馈力度的设置 在 iPhone 7 的开机引导中,你可以针对按压力度设置三种不同的震感。可习惯了清脆的物理按键,iPhone 7 Home 键的按压手感你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采用固态按钮的 Home 键好处很明显,由于更灵敏更耐用,它有望改善大量健全人士担心损坏 Home 键而使用 AssistiveTouch(俗称“小圆点”)的怪现状。此外,由于开放了 API,这颗 Home 键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个性化的玩法。 在一周的使用中,我们发现,这颗 Taptic Engine 的震动反馈被应用到了更多场景。比如涉及滚轮列表菜单时,当你滑动屏幕时,Taptic Engine 会伴随着齿轮的声响,发出连续的震动,犹如齿轮磨合的手感。 至于指纹识别方面,它与 iPhone 6s 的识别速度几乎一致。 砍掉耳机接口没能让手机变薄,但它是值得的

随机附送的 Lightning 插头 EarPods 砍掉了 3.5mm 音频接口的确是个“充满勇气”的尝试,它不像此前 MacBook Air 去掉网线接口、New MacBook 去掉 USB 接口一样,毕竟它们换取了设备的轻薄,而 iPhone 7 厚度却没能因此薄一点。 
这给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只有剥夺而没有满足——它不是一个卖点。 移除音频接口,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少了一个 3.5 mm 的小洞,但实际上内部的音频接口占据的空间并不小。除了插头本身的圆柱体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部件和线路:负责和插头接触的弹性金属片、固定插头座用的电路板、外置的音频芯片以及音频电路。 使用 Lightning 之后,这些都可以去掉,唯一需要添加的是在主芯片中加上音频的模块,并且将音频信息通过 Lightning 接口传输,省事太多。 iPhone 6s 耳机孔内部构造 图片来自:ifixit
事实上,正是因为手机空间的限制,iPhone 6/6s 才没能搭载 Plus 上的光学防抖摄像头。苹果员工告诉爱范儿(微信号:ifanr),光学防抖的摄像头模块几乎大了一倍。 砍掉了 3.5mm 耳机口,虽然 iPhone 7 没有变得更轻薄,但苹果得以优化内部元器件的集成度。以 4.7 英寸的 iPhone 7 为例,失去了 3.5mm 耳机插口,换来了是一个两倍音量的立体声扬声器、一个大幅改善弱光成像的光学防抖摄像头。 
比如增加的这个扬声器,它位于听筒处,直接让手机的外放音量增大了一倍。 除了节省空间,苹果移除音频接口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作为超过 100 年的接口标准,3.5mm 以及其他尺寸 TRS 接口用途单一,而且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这个趋势实际上已经在视频数据传输领域变成了现实,HDMI、DisplayPort 两大标准已经完全取代了之前使用模拟信号的 VGA 接口。同时在两种标准的最新规划中,也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在现有线缆基础上提供供电、网络、音频等种类数据的传输支持。这也是因为纯数字化传输标准不同应用场景的关键,就在于接口的定义和数据的编码解码。 
iPhone 7 随机附送了 Lightning 转 3.5mm 转换器 3.5mm 音频接口消失的背后,是传输接口技术中“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的取代。哪怕苹果不做,别人也会做。至于谁先谁后,这本来就不重要。 iPhone 7/7 Plus 配备了 Lightning 插头的 EarPods 耳机,并随机附送了一根 Lightning 转 3.5mm 转换器。不过相比 3.5mm EarPods,这根 Lightning EarPods 的声音并没有明显提升。 在齿音的问题上,iPhone 7 比历代的 iPhone 和 iPod 都要好。 AirPods 是蓝牙耳机的一个标杆

Lightning 耳机并不是唯一的音频方案,苹果更推崇的是无线的方式,这就是蓝牙耳机 AirPods。这个像没了线缆的 EarPods 的耳机,可以解决你一边充电一边听歌的问题。 在使用 iPhone 7 的一周时间里,AirPods 几乎成为我身上的又一个“可穿戴设备”,它始终与 iPhone 保持连接,却轻若无物。 
得益于内置 W1 芯片和各类传感器,AirPods 的确拥有可穿戴设备的一些智能属性:当你取下一只耳机时,内置的红外感应器就会监测到,停止音乐播放;而加速感应器可以感应到触碰,轻点两下耳机,就可以激活 Siri;进行语音通话时,语音加速感应器则可以识别声音的振动和方向,进行降噪。 
这些操作自然得让你觉得蓝牙耳机天生应该如此。 不过 AirPods 目前只能通过激活 Siri 进行接听电话、播放下一曲、调节音量的操作,如果能够自定义触碰动作直接控制,会更加方便。 囿于耳机体积的限制,AirPods 的电池只能维持 5 小时的音频播放,苹果为此设计了一个盒子,既能用来收纳 AirPods,也可以给耳机充电,使得续航能够延长到 24 小时。这个盒子比 EarPods 包装盒还要小,但还是沉了不少。 从 Jawbone ERA 到 Bose QC 系列,我此前使用的各种蓝牙耳机在配对连接上颇费周折。先是在耳机上找按钮打开蓝牙配对模式,然后是搜索、连接,有些个性化设置你还非得下一个 app。 
一贯擅长软硬结合的苹果,把配对这个糟心的过程融入到了使用场景中——当你准备打开盒子取出耳机时,手机就会自动弹出等着你配对了,这个过程时间基本上在 5 秒以内。 至于音质,它与有线的 EarPods 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 1288 元的售价,赶得上一台音乐播放器了。 稳定的连接性、优雅的配对方式、智能的交互体验,爱范儿(微信号:ifanr)认为,AirPods 是蓝牙耳机的一个标杆。 购买建议:如果你还用着 iPhone 5,可以考虑换一部

在使用 iPhone 7 Plus 的这几天时间里,除了 Home 键独特的手感,我没觉得它与 iPhone 6s Plus 有太多变化,大多情况下,相似的外形、相同的握持感都让我误以为我还在用着旧手机。 虽然 iPhone 7 的屏幕、声音、相机都更好了,但也仅限于更好——iPhone 6s Plus 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 如果你使用 iPhone 6s Plus,对手机摄影没有过多的苛求,完全用不着升级到 iPhone 7 Plus。 
如果你还用着比 iPhone 6 更老的手机,iPhone 7 会给你的使用感受将是全面的飞跃。 至于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之间的纠结,除了续航能力和尺寸的考量,你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是你是否对变焦有需求。 颜色方面,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推荐新增的黑色和亮黑色版本,更隐蔽的天线条设计、更复杂的新工艺,至少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新手机。 iPhone 会越来越没有“惊喜”

自从 2007 年诞生,iPhone 如今已经进入第 10 个年头。 从 iPhone 3G 借助 3G 大幅提升速度,从 iPhone 4 设计、分辨率以及拍照的全面进步,再到金属一体成型的 iPhone 5,进化到大屏的 iPhone 6。每两年 iPhone 就会进行一次外观改进,次年进行一次技术升级,并主打一个功能卖点,而这些功能要么前无古人,要么后发制人。 
图片来自:YouTube iPhone 7 没有带来造型上的大幅改动,也没有拿出一个爆炸式的创新点,它的每一项迭代都是基于现有功能或已有技术的改良。 但 iPhone 7 各方面都做得更好了,它却未必能够激发你换机的欲望。 市场调研机构 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 的调查显示,iPhone 用户的换机频率正在变长,大部分用户要至少等到两年以上才会考虑更换手机。 
美国运营商取消两年合约政策的确放缓了换机频率,但更大的问题在于移动技术的突破正在遭遇到瓶颈。 瓶颈的一个表现是新技术的成熟期正在放缓。焦外虚化功能是 iPhone 7 Plus 最大的卖点之一,但它没能赶得上新机发布,苹果罕见地在硬件发布会上发布了一个暂时不能使用的功能。 三星的曲面屏幕,一开始也是处处被吐槽无用,每个屏幕的曲度还不一样,但两年后,曲面屏逐渐在 Android 上普及。而苹果没法像三星一样冒进地在不同产品线上尝试新技术——它每年只发两三款 iPhone。 而、第二代 Apple Watch 足足孕育了 18 个月,尽管苹果希望这个腕部设备能够独立做更多的事,但始终敌不过性能对电池的压榨。 
而在更年迈的便携式电脑行业,最新的 MacBook Air 仍然保持它 8 年前上市的模样。而 Retina MacBook Pro 这个设计,也不知不觉地延续了 4 年。 Mac 那种渐进式的改良正在不可避免地发生在 iPhone 上,未来 iPhone 的迭代更多都会围绕核心部件进行着可以预见的更新:一颗性能更强的 SoC、让你拍照更出色的摄像头、一块观感更好更细腻的屏幕…… iPhone 会越来越没有“惊喜”,在换机这件事上人们也会越来越理智——你不仅会去研究每一个功能点,更会考虑这些功能对生活有没有帮助。 库克此前在财报会议中提到,60% 的 iPhone 用户在使用 iPhone 6 以前的机型,这就是 iPhone 7 的机会——它需要吸引那些拿着 iPhone 5 甚至更老手机的果粉、那些对 iPhone 饶有兴趣的 Android 用户,而不是指望着忠实而挑剔的老用户继续掏钱升级。 
从来都不存在绝对的“惊喜”,只有预期被满足与否。有这样一群消费者,他们并不计较 iPhone 7 能不能给他们带来惊喜,他们只需要一部更好用的手机,仅此而已。 就这一点,iPhone 7 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