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HDStar 3枚(已发完)

 
1248 4
发表于 2012-12-9 21:59: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论__如何 于 2012-12-10 03:41 编辑

可发三枚不意味着必发3 枚,限时30天,过期不候,要求如下

1. 不作弊,有数据图上其他站数据,有盒子上盒子,什么都没有,可以告诉我你应该怎样利用免费种赚到第一笔上传。

2. 具备基本高清常识,不想看到被我邀请进的人在hds 言论宽松的论坛里面展现无知,狗屁不通,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蓝光盘的最大容量是多少?
二,解释长宽比(aspect ratio) 这个概念,说明它与切黑边之间的关系。
三,什么是蓝光修复?为什么说过度DNR (digital noise reduction 数字降噪)会造成蓝光画质欠佳?

以上问题均可google 后回答。越详尽越好。

hds 不难进,以上要求仅为愿意花功夫为这份邀请做小小努力的人而设。

请愿意进入hds 的人调整好期待值,因期待值错误做出伤害hds 社区的事(打击上传人员工作积极性,对发布资源无根据横加指责,阴阳怪气对待会员的无私免费贡献,破坏hds与友站关系等等) ,本人将以最快的速度申请将你封禁。额外说明这点因为有前车之鉴。

留下你的邮箱。

如果金币不够,但自信符合上述要求,允许pm。

。。。。。。。。。。。。。。。。

你们给这么多金币干嘛?我发个邀请不用这么大惊小怪啊。别把潜在的求邀者吓跑了,限时放宽到30 天吧。

。。。。。。。。。。。。。。。。

已经发给沙发,板凳,5楼。
~~

评论4

SuperEVALv.10 发表于 2012-12-9 23:54:47 | 查看全部
感谢LZ散邀,先参加基础知识考试。
一、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双层的蓝光光碟容量可达到46或54GB,还有容量分别为100、200GB的4层和8层蓝光光碟。
二、长宽比(aspect ratio) 是画面比例影像放映在银幕上的宽高比例。目前基准画面尺寸可概分为标准、宽屏幕(Vista)、电影宽屏幕(CinemaScope)三种类型,这几种其画面尺寸与长宽比各有差异。黑边的产生是由于原始图像与屏幕的尺寸规格不同,在转换后造成的。有观众把黑边作为原汁原味的一种表现,有观众却喜欢切黑边之后清爽的观看效果。
三、胶片转数字都会产生噪点,影响画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后期降噪处理。
基础知识匮乏,中途搜索学习得来的答案,有闹笑话的地方还请LZ多多包涵。
再上PT相关图片,希望能达到LZ要求,顺利加入HDS。
CHD:http://chdbits.org/userdetails.php?id=92656

使用道具 举报

yuluoLv.1 发表于 2012-12-10 12:10:36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yuluo 于 2012-12-16 08:02 编辑

回答问题先:
一、蓝光盘的最大容量是多少?
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解析影片。双层可达到46或54GB,足够烧录一个长达8小时的高解析影片。而容量为100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
二、解释长宽比(aspect ratio) 这个概念,说明它与切黑边之间的关系。
长宽比(aspect ratio)是指画面比例影像放映在银幕上的宽高比例。目前,在电影工业中最常被使用的是 anamorphic 比例(即 2.39:1)[1]。传统的 4:3(1.33:1)仍然被使用于现今的许多电视画面上,而它成功的后继规格 16:9(1.78:1)则被用于高清晰度电视和欧洲的数位电视上。这三种比例,是 MPEG-2(DVD)数位压缩格式所指定的三种标准比例,而 16:9 也被蓝光光碟和HD DVD所使用,同时也是两种普遍使用的 35mm 电影胶片之间的折衷方案(欧洲的 1.66:1 以及美国和英国的 1.85:1)。
黑边产生的具体原因:一是黑边的产生是由于原始影像与显示屏幕的尺寸规格不同,为达到匹配现在的显示器比例播放,进行了加黑边转换造成,可归类为人为黑边。二是黑边由于软件播放造成,可归类为自动黑边。如果原拍摄画面跟现在的显示设备显示比例不一致,比如说胶片原片为2.35:1,制作转换时也没加人为黑边变成16:9,但现在的播放器一般都能自动识别影片原比例,16:9的显示器扩屏后画面比例不变,图像不就不会变形,同时会在影片外的窗口空余处自动显示黑边。
三、什么是蓝光修复?为什么说过度DNR (digital noise reduction 数字降噪)会造成蓝光画质欠佳?
画面解析度的提升会带来噪点的增多,从DVD时代开始,数字降噪(Digital Noise Reduction,也就是俗称的DNR)就成为了提高画面解析度之后必须进行的一道工序,通过对画面的降噪处理保证画面看来干净整洁。但是和任何一种技术手段一样,数字降噪的度把握得是否好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过犹不及,一旦降噪过量会把电影胶片应有的颗粒感也给抹杀掉了。
接下来上图:
1.ttg

2.cnhd

3.盒子(seed.st)

感谢楼主的分享,俺会对账户倍加珍惜的

使用道具 举报

wj87779932Lv.10 发表于 2012-12-10 13:32:50 | 查看全部
1.单层蓝光盘最大容量25G,4层的最大100G,8层的最大200G。
2.长宽比是电影或电视的图像宽度除以长度所得的比例。
蓝光原片是16:9带黑边的,而大多1080P画面比例都是2.35比1,上下就会为了达到1080P而曾加黑边以满足16比9,把蓝光原盘压制为别的清晰度时就需要切黑边。
3.这个真的不太了解,没研究过(囧)

真的对HDS向往依旧了,这阵子一直在HDS外站水帖,刷到5000路币可以买个邀请,不过5000路币真的不太好刷……







知道自己的数据不太好看,没办法天生小水管,不过我也知道小水管的优势,那就是多做种保种,攒积分攒魔力值,靠这个也可以在PT混下去。一直以来就觉得PT的资源发布者,压制人员都很不容易,无偿发片,对于资源发布者制作组自然很尊重。
这次能求上自然很好,求不上只能再慢慢混了。
最后多谢楼主的邀请帖,能让更多人享受PT大站的乐趣。

使用道具 举报

hdptyLv.5 发表于 2012-12-10 16:29:17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hdpty 于 2012-12-10 17:32 编辑

本来想冲10M FTTB的,但是还是没忍住HDS的诱惑。
大神一般都不大看小站的数据,偶就只贴国庆期间刚加入的HDC和CHD截图得了。。
HDC截图:
(已接到邀请并成功注册,编辑掉。。)

CHD截图:
(已接到邀请并成功注册,编辑掉。。)

下面,对楼主的几个问题的几个个人见解:

一、1个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双层可达到46或54GB,。而容量为100或200GB的,分别是4层及8层。

二、长宽比即一个影像的宽度除以它的高度所得的比例,通常表示为“X:Y”或“X×Y”。目前,在电影工业中最常被使用的是变形的比例(即2.39:1)。传统的4:3(1.33:1)仍然被使用于现今的许多电视画面上,而它成功的后继规格16:9(1.78:1)则被用于高清晰度电视和欧洲的数位电视上,而16点09分也被蓝光光碟和HD DVD所使用,同时也是两种普遍使用的35毫米电影胶片之间的折衷方案(欧洲的1.66:1以及美国和英国的1.85:1)
      在多媒体图像发展的过程中,有提出并制定了几个基准画面尺寸。目前可概分为标准、宽萤幕(Vista)、电影宽萤幕(CinemaScope)三种类型,这几种其画面尺寸与长宽比各有差异。对应关系为,标准尺寸比例为4:3、与4:3和16:9之间格式为14:9、宽萤幕则为16:9。为了对应相对的作品必须有相对应的设备,产生了几种画面转换技术,其中之一就是黑边的技术。总的来说,切黑边是转换长宽比的一种技术之一。

三、2004年5月蓝光光盘协会(BDA)才正式成立,蓝光光盘格式也是其开发的。电影制作蓝光碟,都是通过对电影原始胶片扫描入机器后,进行数字化及其他技术处理制成蓝光碟,这一流程与现在的电影直接发行蓝光碟的制作流程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也就是说,不管多旧的电影只要有电影的原始胶片在,而胶片的原始分辨率是相当高的,一般比蓝光的现行标准1080P还要高出许多,可直接制作成蓝光碟,不需高清修复。 除非,电影原始胶片丢失,或损坏,而用于存储电影影像的是其他介质(类似磁带等),由于当时没有现在的蓝光技术,存储的影像清晰度色彩饱和度等都比较差,现在要转制成蓝光碟(1080P),就需要进行技术处理,提高分辨率清晰度等,也就是所谓的高清修复。
     一旦降噪过量会把电影胶片应有的颗粒感也给抹杀掉了。让画面充满了被人工涂抹过的痕迹,所以说过度DNR (digital noise reduction 数字降噪)会造成蓝光画质欠佳.

本人邮箱:
(已接到邀请并成功注册,编辑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support@gebi1.cn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隔壁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56481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