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法络] LS-WXL/E改机应用流程全攻略(改机+下载工具安装+远程控制) |
由于今后一段时间不一定能用电脑上网,也为了今后重装时参考方便,留个备份,因此将此文放在我的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2ac5850100wwq1.html,如果有问题请在博客上给我留言,我会定期用手机查看,我若能解答的,会尽量解答,留言在这里也可以,但得等我用电脑上网才有可能来解答。
申明:本攻略中用到的方法并非都是本人原创,本人只是将其它帖子中的方法进行整理,并将其中部分不适合的地方进行修改补充,引用方法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果需要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装机前必看:如果NAS开启了raid的话,是无法改机成功的,所以,如果你要改机,请关闭raid,关闭前,请先把重要资料备份,因为改机后,你的资料就会消失。 如果你知道RAID也能改机的方法,请分享一下,至少目前为止我没发现。 buffalo的LS-WXL/E是一台比较有性价比的机器,虽然它的性能只能说是一般,但毕竟价格只有600多元,相比较其它性能虽然不错,但价格上千的机器来说颇有性价比,买这机器的人不少,这机器的很多功能也挺实用,但这机器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带的BT下载工具UTORRENT是个厂家定制版,各大PT站点都不支持,而且官方又不对它做更新,这样的话,这机器就比较鸡肋了,好在可以改机,通过安装transmission来实现PT下载,但论坛上关于WXL的改机帖子比较少,而淘宝上装一个transmission就要100元,实在太黑,我通过好几天不断的尝试,终于成功的改机,但正是因为改机过程的不顺利,因此萌生了写这个帖子来让后面的兄弟少走弯路的想法。 我的改机方法并非原创,在改机过程中主要参考以下几个帖子: http://www.gebi1.com/thread-7177-1-1.html http://www.gebi1.com/thread-7107-1-2.html http://www.gebi1.com/thread-11252-3-1.html http://forum.buffalo.nas-central ... 195be942a26a70ae99d 并且在改机过程中得到了lilihust的不少重要的帮助,也在此感谢他。 下面开始讲述改机过程: 第一部分:改机 一、升级固件 ————————————————————————————————————— 下载最新修改版固件,目前buffalo的固件都去除了telnet的功能,所以用以前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所以就必须下载修改版固件,修改版固件可以在这个帖子里下载:http://forum.buffalo.nas-central ... 195be942a26a70ae99d 最新的1.53MOD1b: http://u.115.com/file/dncj9vq7 1.37MOD1: http://u.115.com/file/clnc6dy3 下载后解压缩,如果是1.37版本,则 编辑LSUpdater.ini,把VersionCheck = 1改成VersionCheck = 0,就不检测固件版本(比如要换刷旧版本固件或者为了要恢复原厂模式,清空一切刷同版本固件)。 保存修改好的LSUpdater.ini 1.53MOD1b的版本不需要改动。 双击LSUpdater.exe, 固件升级完毕,打开浏览器,输入NAS的IP地址,如http://192.168.X.X/,进入WEB管理。 初始用户名:admin,密码:password 注:这里的192.168.X.X为你的路由器分给WXL的地址,每个人都不一定一样,今后所有192.168.X.X指的都是你自己的WXL地址,请自行将后面语句中的地址更换为自己的WXL地址,后面不再重复讲述。 二、改机 ————————————————————————————————————— 1。修改版固件是默认打开telnet的,接下来破解root密码: 先到这个地址http://downloads.nas-central.org ... R/acp_commander.jar 下载acp_commander.jar ,将acp_commander.jar放在D盘根目录下,当然你也能放其它地方,然后开始里面运行cmd进入命令行界面,将盘符转到D盘,然后执行以下命令: java -jar acp_commander.jar -t 192.168.xx.xx -ip 192.168.xx.xx -pw password -s 在"/root>"下输入: echo -e "123456\n123456" | passwd 看到OK (ACP_STATE_OK)表示成功,这时管理员密码已经是123456了,当然你也可以把密码设的复杂点,这里不设复杂的后面也可以设置。 2。开始安装Optware。 用Telnet软件如Putty或SecureCRT,个人推荐SECURECRT,主要是窗口化操作界面比较方便,登录192.168.X.X:23,login输入root,password输入:123456。 输密码的时候光标并不动,不要管他,输好了回车就行。 分别输入以下命令(中间每步可能需要几秒钟的等待,请看提示): su mkdir /mnt/disk1/tmp cd /mnt/disk1/tmp/ wget http://ipkg.nslu2-linux.org/feed ... strap_1.2-7_arm.xsh (较老的教程里面都是写的1.2-5,事实上软件已经升级,切记此处为1.2-7) sh ./lspro-bootstrap_1.2-7_arm.xsh(较老的教程里面都是写的1.2-5,事实上软件已经升级,切记此处为1.2-7) ipkg update ipkg upgrade ipkg install openssh (装上SSH) ipkg install nano (这个是文本编辑工具,不过装上SSH之后,可以用winscp来连接修改) 接下来修改ssh密码(要设个稍微复杂点,否则一直联网容易变成肉鸡): cd /opt/etc/openssh/ passwd 输入两遍新密码。 至此,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改机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可以安装PT和ED下载工具了。 |
本帖最后由 gh42 于 2011-8-18 14:39 编辑
二、安装PT工具。 这里我用的是transmission 用securecrt登陆你的WXL,如果你改机以后还没有关闭securecrt,那你不必重新打开,继续接下去做就行。 输入以下命令: cd /mnt/disk1/tmp/ ipkg instal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daemon -f 保持这个窗口什么都不要动,等待至少1分钟以上,个人建议多等一会儿,因为每人情况不一定一样, 时间短了配置文件建立不起来. 接下来用键盘的 ctrl + c 中断进程。用winscp连接上去,查看这个路径的文件 /root/.config/transmission-daemon/settings.json 出现很多选项,其中: "download-dir": "\/root\/Downloads",改成"download-dir": "/mnt/disk1/share/Downloads"。(下载保存路径,记得进入网上邻居找到CHL,进入share文件夹下,新建 Downloads目录(注意大小写)) "pex-enabled": true,改成"pex-enabled": false。(种子交换,下计流量PT的建议改成false,否则不改) "rpc-whitelist": "127.0.0.1",改成"rpc-whitelist": "192.168.*.*"。(web访问地址段,或者索性改成"*.*.*.*",都不限制) 以上修改都可以通过winscp在Windows完成,没必要用vi或者nano去修改编辑了 settings.json里面的参数有很多,以上只是挑了一些重要的说一下,其它参数大家可以自行修改,参数的意义我列在后面,可能有部分不是很准确,请小心修改。 "alt-speed-down": 50, 时段限速下载最大值,KB/s,transmission remote(tr) 可设置。 "alt-speed-enabled": false, 是否启动时段限速,启动改为true。tr可设。 "alt-speed-time-begin": 540,时段限速开始时间,单位为分钟,540表示早上九点。tr可设。 "alt-speed-time-day": 127, 时段限速日期(星期几),127表示每天,此处比较复杂,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然后转换成十进制数填入。例如0000001表示周日,1000000表示周六,0000010表示周一,0000100表示周二。如果你只要在周末限速,该数应该为1000001,转换为十进制就是65;如果你只要在工作日限速,该数应该为0111110,转换为十进制就是62,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明白。tr不可设。 "alt-speed-time-enabled": false, 启用时段限速日期,默认不开启,启动改为true。如果改为true,那么alt-speed-enabled就应该改为false,也即两项只能启动一项,如果同时为true,则alt-speed-enabled有效。tr不可设。 "alt-speed-time-end": 1020, 时段限速日期内限速的结束时间,分钟,1020表示下午5点。tr不可设。 "alt-speed-up": 50, 时段限速上传最大值,KB/s。tr可设置。 "bind-address-ipv4": "0.0.0.0",IPv4地址绑定,一般不要改动。tr不可设。 "bind-address-ipv6": "::", IPv6地址绑定,一般不要改动。tr不可设。 "blocklist-enabled": false, 启动白名单,默认不启动,需要启动改为true。tr可设置。 "dht-enabled": true, 启用DHT网络,默认启动,不需要改为false。tr可设置。 "download-dir": "\/data\/download\/UsbDisk1\/volume1\/transmission\/", 下载保存的默认目录。注意该目录最好已经存在。tr不可设。 "encryption": 1, 加密。指定节点的加密模式,默认1。0表示关闭(tr表示为允许),1表示优先,2表示强制开启。tr可设置。 "lazy-bitfield-enabled": true, 位字段延迟?,默认为true,设置为true时可以避免某些ISP通过查询完整位段来屏蔽BT,从而破解部分ISP对BT的封杀,当然不一定完全有效。tr不可设置。 "message-level": 2, 消息等级,应该和tr中显示统计和显示错误报告有关,默认为2,不要改动改动。有兴趣的话可以改为1和3试试。tr不可设置。 "open-file-limit": 32, 打开文件的最大数量,如果我没有理解错,应该是指文件数而不是指种子数量,改小后可以减轻机器负荷,但是如果种子不活跃,也会影响下载速度,默认值为 32。tr不可设置。 "peer-limit-global": 240, 全局连接数限制,即用户上限,据说改为80可以提高稳定性。tr可设置。 "peer-limit-per-torrent": 60,每个种子连接数限制,即种子属性中的最大用户数,tr可设置。 "peer-port": 51413, 传入端口 "peer-port-random-high": 65535,传入端口随机值范围上限,tr不可设置。 "peer-port-random-low": 49152, 传入端口随机值范围下限,tr不可设置。 "peer-port-random-on-start": false, 启用随机端口,默认关闭。如果改为true,则每次启动系统时,transmission会在传入端口随机值范围下限传入端口随机值范围上限随机选择一个端口。没有必要还是false吧。tr不可设置。 "peer-socket-tos": 0, 这个在官方没有任何解释,还是保持不动吧,呵呵。tr不可设置。 "pex-enabled": true, 启用用户交换,默认为true,关于PEX,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Peer_exchange,对于只用PT的朋友,可以设为false。 tr可设置。 "port-forwarding-enabled": true, 启用端口转发(uPnP),如果路由支持并且也开启了uPnP,则路由会自动做端口映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内网有几台机器同时使用 transmission,就必须更改peer-port值为不一样。tr可设置。 "preallocation": 1, 文件磁盘空间预分配,默认值1为快速,0为关闭,2为完全,该值为2时,耗时较多,但是可以有效防止磁盘碎片。为了防止下载大半了才发现磁盘不够,还是默认值1为好。但注意如果连续添加几个大个头的种子时,一定要等待前一个种子添加成功后再添加下一个种子,否则由于在分配空间时,tr无法响应你的添加操作而导致死机。tr不可设置。 "proxy": "", 代理服务器URL,默认无。tr不可设置。 "proxy-auth-enabled": false, 启用代理认证,默认不启用。tr不可设置。 "proxy-auth-password": "", 代理认证密码。tr不可设置。 "proxy-auth-username": "",代理认证用户名。tr不可设置。 "proxy-enabled": false, 启用代理,默认不启用。tr不可设置。 "proxy-port": 80, 代理端口。tr不可设置。 接下来, 浏览器打开:http://192.168.X.X:9091/(记得要在路由器开启9091端口的虚拟服务或者叫映射),这就是transmission的web管理页面,也可下载单独客户端,如http://code.google.com/p/transmission-remote-dotnet/,有中文界面,更方便。 |
三、安装ED下载工具
这个我还没安装,因为我基本不需要ED,所以完全将natasaly的版本复制过来,主要是方便大家不用跑来跑去了,原帖在这里:http://www.gebi1.com/thread-7177-1-1.html 先去下载适合自己版本 你可以在这个网址找到mldonkey的更新版本。 http://mldonkey.sourceforge.net/forums/viewtopic.php?t=4825#top 先进入以下地址 http://rapidshare.com/users/A4AF85/0 然后双击arm目录,我选择的是 mldonkey-cores-3.0.5CVS-arm-20101013.tar.bz2 , 以后更新了可能文件名就不一样。 1.下载该文件。 2.用rar打开该压缩文件,里面有些子目录,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版本。根据目录描述,有包括BT功能的,也有不包BT的,进入后会发现一个没有扩展名的文件 mlnet 。把这个文件放到路径 /opt/bin/ 处。输入下面命令 cd /opt/bin/ mlnet 有网友反映启动mlnet出现错误信息,我重新测试后建议大家使用armel版本下的normal。具体arm与armel的区别请大家自行google下。 3.大概一分钟后ctrl+c终止进程。为了保险起见,也可以killall mlnet一下。然后输入下面命令去修改配置文件。 vi /root/.mldonkey/downloads.ini 配置文件的最前头是关于端口的设置,现阶段关键是设置http端口和gui端口。以后更多的设置可以留待以后,或者利用sancho来更改。保存后退出。 4.再次启动mlnet。 killall mlnet cd /opt/bin/ mlnet 当你看到telnet屏幕上显示core已经启动时,就意味着可以登录mldonkey了。 操作MLdonkey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 -在电脑上安装sancho客户端来控制MLdonkey,在这里 http://sancho.awardspace.com/ 可以获得最新版本。 -或者打开ie输入 LS的内网IP:gui端口号 登录web管理界面。 5.sancho设置,这里以sancho为例,介绍一些基本设置 -设置中文: 在工具->首选项->sancho:主要->使用本地文件 选择zh-CN,重启sancho后即为中文。 -在工具->首选项->Main 设置 client_name 推荐设置成[CHN][VeryCD]yourname的形式,毕竟是verycd啊..... -在工具->首选项->Bandwidth 设置 max_hard_upload_rate 和 max_hard_download_rate 分别是上传和下载速度,单位是KB -在工具->首选项->Networks 勾选 enable_overnet 和 enable_kademlia -用如下命令导入服务器 servers http://www.emule.org.cn/server.met -用ov_load命令导入overnet的node列表,推荐下载 http://download.overnet.org/contact.dat 用kad_load命令导入kad的node列表,推荐下载 http://www.emule-inside.net/nodes.dat 对于ov_load和kad_load,需要先下载回本地,比如把 contact.dat 到/mnt/disk1/share/后,输入下面命令 ov_load /mnt/disk1/share/nodes.dat |
偶是菜鸟,基本没接触过linux,
运行这一步 java -jar acp_commander.jar -t 192.168.xx.xx -ip 192.168.xx.xx -pw password -s 提示错误: A SocketTimeoutException usually indicates bad firewall settings. Check especially for *UDP* port 22936 and make sure that the connection to your LS is working. ERROR: Exception: SocketTimeoutException (Receive timed out) [ACP Send/Receive ( Packet:8020 = ACP_Discover)] 该怎么办,我是电脑网线连路由连nas的,路由里nas的ip开了dmz,应该怎么设置?求教 |
又卡在这里了。。。求助
root@LS-CHLC1B:/mnt/disk1/tmp# ipkg update Downloading http://ipkg.nslu2-linux.org/feed ... /stable/Packages.gz An error ocurred, return value: 1. Collected errors: ipkg_download: ERROR: Command failed with return value 8: `wget --passive-ftp -q -P /opt/ipkg-AZ89p4 http://ipkg.nslu2-linux.org/feed ... /stable/Packages.gz root@LS-CHLC1B:/mnt/disk1/tmp# |
LZ,请教一下。
我是组的RAID 1阵列。 所以/mnt下就没有disk1而是array1了,我就把教程中的disk1都替换了。 但是装Optware的时候,Optware会自动在/mnt下创建disk1目录并安装在里面, 让我郁闷的是LS-WXL/E重启后这个目录就消失了,连带装好的transmission也不能用了,只能都重装一遍,但下一次重启还是会都消失掉。 有办法解决么? |
这篇关于改机的说明真的是比较详细,我最近一直都在找相关的文章,这个算很全面的了,谢谢楼主大大的辛苦付出
|
LZ可以指导一下怎么让transmission开机自动启动么?
现在重启后只有用securecrt执行一下transmission-daemon来手动启动,感觉比较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