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出现的背景
目前因特网使用的IPv4(RFC791)出现在1981年,这是一个无连接的网络层协议,即将IPv4信息包独立地在网络中传送。IETF认识到IPv4的两个最主要的限制(缺点)是:地址太少和缺乏服务质量(QOS)。
IPv4的地址采用32位长度,实现每个IPv4接口都具有全球唯一的一个地址,并且将其地址按三类(A. B. C)网络来分配。其结果是,到96年已将80%的A类网络地址,50%的B类地址,10%的C类地址全部分配了。有专家估计到2010年IPv4地址将全部用完。这是由于IPv4的地址长度和结构本身引起的问题。因此IETF从1991年开始研究这个问题,92年提出CIDR(Classless Inter Domain Routing)无类域间路由(RFC 1519)建议取消IPv4的网络分类概念。此后,分别颁布专用Internet地址分配方案(RFC1597和RFC1918),以此来延缓IPv4地址被用完的进程。
由于IPv4是一个无连接的网络层协议,其结果是IPv4信息包的传送可靠性、及时性得不到保证,影响到多媒体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96年颁布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用于在路由器上分配资源,使得它们适合于基于IPv4的应用程序上保证QOS的实现。
虽然IETF就上述两个主要问题做了不少努力,以改善IPv4的不足,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IPv4存在的问题。于是IETF於95年底推出IPv6(RFC 1883),98年又推出新版IPv6(RFC 2460)。转载请注明出自IPv6之家 http://www.ipv6bbs.com/,本贴地址:http://www.ipv6bbs.com/thread-30-1-1.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