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ST 7K6000硬盘 每隔几秒会咔咔响,正常吗?有人用这硬盘吗
RT。去年双12组的黑裙,买了4块HUS726040ALE610 4TB的硬盘组了个raid5。最近看到有帖子说起硬盘就又想起来这事了。这硬盘貌似没有数据读写的时候也会每隔几秒咔咔响几声。每天如此。不知道是在干啥。硬盘温度常年在40-50度。已经半年没重启过了,稳定倒是很稳定的,没有出现过问题。就是这个咔咔响很是不爽,有人用这块硬盘吗?这种情况硬盘是在干啥呢?
我有个4T红盘也这样,每过几秒会咔哒一下,用手摸着有震动感,使用到现在刚刚10个月,上周末已挂,n多坏道.. 放nas里做重要数据备份,平常很少访问. 所谓西数硬盘C1门,就是西数硬盘的智能电源管理(APM)所导致的,简单来讲,就是系统在不读取硬盘数据的时候,西数的硬盘磁头会自动收回去,当要再次读取数的时候硬盘磁头又搭接到盘片上,重新读取数据,所以就出现了硬盘吱吱响的问题,以及玩游戏顿卡现象,据官方数据,一般硬盘的C1值最大只有30w-60W次,这就是西数硬盘的C1门。 C1是磁头伸出周期计数,也就是load/unload cycle
。(在HDtune,everest或者CrystalDiskInfo都可以看到C1值)
大家都知道,硬盘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磁头读写磁盘上的数据来完成的。在工作过程中,磁头并不与磁盘的盘面直接接触,两者之间有一层很薄的空气薄膜,这层空气薄膜是由于磁盘的高速旋转产生的。如果磁盘停止旋转,空气薄膜消失,磁头则会直接接触到盘片,这无疑对盘片的寿命以及对存储在这块区域的数据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早期阶段,硬盘制造商一般会在对盘片的表面做特殊的处理。
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硬盘传输速度和硬盘容量需求的不断增加,制造商需要不断提高硬盘的面密度,同时要求盘片表面尽可能地平滑,这无疑与之前采用的技术产生了冲突,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硬盘制造商迫切地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替代之前采用的磁头直接接触盘面的行为。这时IBM的工程师们提出了一种叫做 Load/Unload的技术。简单来说,Load/Unload技术有点像老式的点唱机,当盘片转速降低无法再产生空气薄膜的时候,就将磁臂以及磁头旋转一下,停靠到磁盘旁边的一个小斜坡上。这样就完全避免了磁头与盘片的直接接触。
总体来说,Load/Unload技术是有利的,比如可以提高硬盘的可靠性:硬盘遭到撞击的时候磁头不会划伤盘面;可以提高硬盘的面密度:不再需要对盘片表面做特殊的处理,可以提供平滑的盘面;以及可以有效地降低功耗:低功耗的程序可以通过多次请求Load/Unload来减少盘片的旋转时间,或者设置旋转超时时间(spin down timeout)来让磁头定期的做Load/Unload等等。
虽然Load/Unload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毫无疑问频繁的Load/Unload操作会造成磁头的磨损,严重的话会造成数据读写失效,也会造成出现“咔咔”的声音。另外,在游戏和视频播放中出现卡顿的现象。原因可能是:磁头复位后当程序请求读取硬盘数据时,磁头需要重新启动并寻址到指定位置,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而程序就会在这个间隙中出现假死现象。 手头过了3块WD笔记本盘,有两块是这样。
反正放着不访问它,也隔10秒左右咔咔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