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兄弟,一起玩一起讨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realywei 于 2012-4-19 12:46 编辑
如果最近有在注意电影动态的话,不难发现曾经轰动一时的泰坦尼克号最近又被搬上了屏幕。除了用 3D 再赚一笔,以及勾起对某首精神轰炸曲的不好回忆之外,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再把泰坦尼克号搬出来呢?原来今年(准确的说,今天)正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纪念日呢!
1912 年四月十日,号称「永不沉没」的白星航运公司所属,奥林匹克级邮轮「泰坦尼克号」由英国南安普敦港(Southampton)出发进行处女航,途经法国瑟堡(Cherburg)和爱尔兰的科夫(Cobh,当时名 Queenstown)载客后,开始横渡大西洋的旅程,船上一共有 885 名船员及 1,314 名乘客。这离泰坦尼克号的满载乘客数(2,435 人)有相当大的距离,主要是因为当时英国的运煤业大罢工,许多轮船都被迫改期或取消,因此一大部份本来准备要搭乘泰坦尼克号的乘客都选择了改期或暂缓订票,以免行程被罢工延误,却也因此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在当时,能做为最快跨越大西洋的轮船是个很重要的荣耀,也是船票很重要的卖点,因此泰坦尼克号的首航有必需要跑出一定速度来的压力。船长爱德华.史密斯虽然在沿途都有收到其他船只的冰山警告,但仍然决定让泰坦尼克号全速前进。如此过了三天的时间,直到那命运的夜晚...
泰坦尼克号有没有可能躲得过冰山呢?多年来一直众说纷云,有人认为在看到冰山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躲不掉,也有人认为泰坦尼克号的设计是船舵在前进时的转弯效果最大,因此是大副 William Murdoch 下令让泰坦尼克号倒车导致泰坦尼克号躲不过和冰山相撞的命运。无论是哪一种原因,1912 年 4 月 14 日的晚上 11:40 分,泰坦尼克号从冰山突出的一角上辗过,冰山的撞击使水密舱破了五个,此时沉船已不可避免。泰坦尼克号上面携带的救生艇只有给 1,178 个人的位置(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并没有违反当时的法律),而且在一阵混乱中,许多救生艇还没有坐满人数就被放了出去,最终只有 710 人获救,1,517 人丧命。
泰坦尼克号的沉船点位于 3,700 公尺深的海域,使得打捞,或甚至接近沉船处都有困难,因此一直到 1985 年才由一队美法合作的小组,用遥控小潜艇找到沉船的所在。既使在这么深的深海,泰坦尼克号仍然逃不过被侵蚀的命运,船身已经差不多快被以铁为食的细菌吃光。据估计,大约再过 50 年结构的丧失就已经不再能撑得住船型,届时泰坦尼克号将成为海底的一大片碎铁块。
泰坦尼克号享有的盛名,远超过任何一个重大海难(或许唯一的例外,是一战美国参战导火线的露夕塔尼亚号 RMS Lusitania),这当中的原因,我想除了泰坦尼克号故事本身的传奇性(号称永不沉没的船在处女航就撞到冰山)之外,在之后的每一个世代,都有通俗文化的引导,或相关事件的发生,让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从来没有一般大众的认知中消失,以致于 100 年后的今天,或许没人知道 MV Doña Paz(最重大的和平时期船难,1987 年)或是 MV Wilhelm Gustloff(最重大的船难,1945 年),但泰坦尼克号却是接近家喻户晓的船难代表。
但我自己是认为,泰坦尼克号还代表了另一层的意义 -- 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定胜天」思想的终结。工业革命的氛围,一直是科学进步,带动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而船舰正是最能体现这点的人类智慧结晶。一代一代的船舰愈来愈大、愈来愈快、愈来愈豪华,在材料科学和造船工程一日千里的环境下,也难怪乎当时白星航运会夸下海口说这是艘永不沉没的船。同一个氛围之下,当时的科学界刚获得了相对论这个「一统江湖」的物理理论,甚至有科学家认为未来不会再有新发现的空间,未来的科学家能做的只有「继续推进小数字」;而政治上世界也被欧美各大工业帝国所主宰,日不落帝国还在接近顶盛时期,正是人类自信最膨胀的时候。这种自信,随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一去不复返,随后而来的一次大战、二次大战将世界带入了如这今这个小国林立的局面;而量子力学的发现,对科学界也是一大打击 -- 不仅一下子从「我们什么都知道」变成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还进一步变成了「我们可能永远什么也不知道」。后来 100 年的科学和科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不论是核能的发现,还是太空的征服,我们都不再有了凌架在自然之上的把握和优越感。
从这点来说,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不仅仅是一艘船,更可以看做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 最后一次人类面对大自然大声的说出「我们一定会赢!」,却在首航就被大自然送进了海底深处。一晃一百年。
--
注1:准确的原文广告词是「在可能的范围内,这两艘船(另一艘是姐妹舰奥林匹克号)是不可沉没的」。稍微谦虚了点,但本意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原帖地址: http://cn.engadget.com/2012/04/14/on-titanic/
|